中国民间故事,是中国民族文化的辉煌瑰宝。在古代,故事是父母长辈们教育子女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漫漫长夜里,大人们讲故事,小孩子们听故事,传承与智慧与知识的传递从未停止。
有一则缩写民间故事,似乎还在为讲故事的智慧传承做着见证和推动。
缩写,字意明显,可以通过缩写字的首字母把整个内容用更少、更简单的文字表达出来。于是,缩写成了在古代广泛普及,用于写上生活、维护公共利益等等的“语言token(令牌)”。比如古时候人们的名字,虽然都很长,但只要是一字也都能缩写。
有一次在春申和战国时期,齐国有位大臣以其刀“缩写”的方法把全部姚公法都记在了刀刃上。后来,因故需把刀送人,无法再用,这位大臣又用鹰钩上书二字“缩写”,将刀“交鞋之先”送人,颇受称赞。
生活中缩写的应用早已离我们不远,比如CCTV、GDP、DIY等等。所以说,缩写的应用范围很广。此外,缩写在民间故事中也有着广泛地运用。比如《断臂求生》中“臂”、“蹲”、“啜”等都是缩写;或者《嫦娥奔月》中“东家”、“西家”也能算得上一种少数民族的缩写。
看到这些,我们想起了那位大臣,他把姚公法都“搬”到了刀上,让刀也成了一位智慧分享者,也是一名讲故事者。可见,缩写的应用不仅为了简便,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故事,作为文化一种载体,她不断的演绎、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创造出新的美和轨迹。无论是春神话、迷信,还是现代人的看似无感的缩写应用,都会成为一份民间的文化遗存。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中,以缩写的方式来表达民间故事,不失为一种别样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