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居民楼,都独具风格。然而,电梯门口的门牌号,却是相同的。
它们以绝对量度呈现在居民心中,记录着房屋地址、楼层和单位等信息。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数字及它的变化,以及曾经是如何拼凑起来的?
从1921年到如今,上海的门牌号变体与时俱进,大大小小的调整不断。
在这一变化的历程中,最明显与又深度的变化莫过于在上海革命时期。“到中共十一大时,全市红色地标物点的摆设很少,只见一些地牢号、突围号之类。”但是这些数字对于居民们来说意义深远。
逐渐地,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在加快。居民楼门牌号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由双色印刷变为红白单色凸字、凹字印刷;从有国徽、国旗、铁路车速图案的标识发展到单一标准的数字标识。
而现在,上海门牌号逐渐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内部管理改善了居民楼的运行效率。更重要的是,数据化管理极大程度上降低了门牌号管理的成本,也提高了信息安全保障。
上海门牌号蕴含着城市的生命之本,记录着城市发展的历程。这些数字秉承着城市的记忆,如果说它代表着上海历史的实践,成为历史的见证者,那它准确无误地引领着未来城市的数字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