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来是礼仪之邦,把有关宾主之间的互动纳入一种特别的交际范畴:客套话。
客套话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温和礼数以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完美平衡。它也是亲情、友情、爱情、社情中的基本单元,是中华传统礼仪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在现代生活中,客套话的应用情境与方式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商场中,经常出现以客套话掩盖真实意图的现象:‘您稍等一下’往往是为了‘我忙得要命,现在说话很不方便’;‘不敢当’是为了‘谢谢,但这个实际上是我应该做的事,你就别特意谢了’。
在亲友聚会上,代表人们的是以感性、真诚为核心的表达方式。尽管有些人可能会说“我多么想见见你”、“总算盼来你了”等热诚友好的话,心底可能想的是“你够来了,我早就该有这个节日的礼物了”或“终于走了,我还要沉浸在自己的空间里更长时间”。
对于客套话,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在合适的情况下运用得当,才能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得更得体,更洒脱。